一、团队介绍
目前,团队共有18名成员,其中教授3人、校聘教授2人,副教授6人,高级实验师1人。团队研究方向为绿色材料和绿色能源两个方向,涉及农用材料、催化、储能、胶体材料等领域,开展新型农膜和肥料、催化分解水及合成氨、二氧化碳还原、高比能低成本储能技术开发和应用工作,拥有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。
团队负责人徐静教授,博士生导师,学校1512二级人才,现任7003全讯入口院长,农业农村部农膜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。2024年入选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。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国家科学基金项目、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、山东省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项,横向课题多项;在ACS Nano、Environmental Science & Technology等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;授权PCT国际专利3项,国家发明专利18项;制定地方标准6项,团体标准2项。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各级奖励多项。相关技术已在10余家企业产业化推广。
二、研究方向
研究方向2:清洁能源关键材料研制与技术创新
三、招聘岗位及要求
生态学流动站博士后。具有化学、材料学、环境学、土壤学、生态学、化学生物学、林学、食品科学等相关学科研究背景。
四、招聘条件
(一)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,品学兼优,身心健康,无学术不端行为或不良诚信记录;
(二)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,博士后在站工作期限一般为2-3年,申请进站的应届博士毕业生须已满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;
(三)有较好的学术业绩和科研潜质,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过高水平论文,或公开出版过学术著作。
五、工资待遇及科研经费
(一)全职在站博士后:特别资助博士后的年薪35万元人民币起(税前,下同),重点资助博士后的年薪25万元起,普通博士后的年薪18万元起。以上待遇可与国家、省级等人才项目叠加资助;
(二)聘期内享受学校在职教职工的福利待遇,按有关规定办理社保、医保和住房公积金等;
(三)提供设施齐全的博士后公寓,享受子女入托、入学方面的待遇,提供学校幼儿园、附属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;
(四)学校鼓励博士后申报国家及省级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,并作为博士后考核的重要指标。出站考核优秀且业绩突出、符合学校当年人才引进条件的,经学校人才引进程序通过后优先留作师资,另行签订聘用合同。
六、报名方式
符合需求的博士人员按要求提交个人简历,发送至联系人邮箱,邮件标题为“姓名+博后”。
联系人:徐静
邮箱:jiaxu@sdau.edu.cn
个人网页介绍:http:/2023/1206/c10067a228797/page.htm